洁净室测试:
1.送风量和排风量:如果是紊流无尘室,就要测量送风量和排风量。如果是单向流动的无尘室,则应测量其风速。
2.区域间的气流控制:为了证明区域间的气流方向是正确的,即从洁净区到洁净度较差的区域,需要检测:(1)各区域的压差是否正确;(2)[ ]或墙或地板开
口处的气流方向正确,即从洁净区流向洁净度较差的区域。
3.过滤器漏电检测:检查过滤器及其外框,确保悬浮污染物不通过:(1)损坏的过滤器;(2)滤清器与其外框之间的间院;(3)过滤装置的其他部位会侵入房
4.隔离检漏:此试验是为了证明悬浮污染物不通过建材进入洁净室。
5.室内气流控制:气流控制试验的类型取决于洁净室的气流方式一湍流流或单向流。 如果洁净室的气流是紊流的,则必须验证房间内没有气流不足的
区域。如果是单向流动的洁净室,则必须验证整个房间的风速和风向是否符合设计要求。
6.悬浮颗粒浓度和微生物浓度:如果上述试验满足要求,则需要测量终的颗粒浓度和微生物浓度(必要时) ,以验证其满足洁净室设计的技术条件。
7.其他试验:除上述污染控制试验外,有时还必须进行下列-项或多项试验;
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人们对于手术环境的要求不断增加,而近年来手术室净化凭借其高速、持续、的空气净化优势达到了不同手术化境的要求,在医学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。自2009年7月正式启用手术室净化以来,保证了手术室净化环境无菌状态,满足了各类手术需要。现将管理经验总结报告如下。医院手术室净化运行的管理
1、正确使用层流间:在摆设过程中应尽量靠近层流天花网适当处,所有的操作步骤需尽可能靠近层流天花网对应处,防止回风口出现无菌包。手术尽量安排在设有负压层流手术间,遇特殊手术进行特殊消毒。在手术操作时要按照三通道线路执行下去:医务人员出入口、患者出入口、污物出口是层流手术室设计的出入线路。
2、保持清洁效果:采用手术室净化空调系统应该持续使用24 h,培养空气细菌合格次数打2次后投入使用。手术前半小时将层流空调系统打开,接台手术需相隔15 min,保证空调系统持续运转。在手术前期要采用500 mg/L的含氯消毒液湿式将有关器材的血迹灰尘清理干净。对于初效、中效过滤器更换周期为6个月/次,过滤器1~2年/1次。回风口1周/1次,这样才能保证使用器材的清洁效果。
3、设备保护:在手术前期通常要将室内的温度控制在一个非恒定值,并且保证空调24 h运行,或者按照自身的情况于手术前半小时将其打开。1周清洗初效过滤网1次,出风口1次,避免出现污染。中效、过滤网的更换需按照空气培养情况进行。
在实施手术室净化后要注意整体能源的消耗,运用优化途径来节约好能源的使用。加强层流手术间的管理,主要取决与手术全过程的护理质控。手术室净化只是一种手段,无菌程度才是各类手术连续运行的保障,加强手术室净化的管理强化无菌观念仍是手术室工作重中之重,只有将两者紧密结合起来才能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。
微生物检验是食品药品检验过程的重要环节,微生物检验结果受很多因素的影响,为保证实验室净化操作环境的稳定性、检验过程的快捷性、检验结果的有效性、可靠性和准确性。现就如何对实验室净化进行质量控制做如下分析。
1、人员要求实验室净化人员应接受无菌操作、培养基制备、消毒、灭菌、注平板、菌落计数、的转种、传代和保藏、微生物检查方法和鉴定技术、生物安全等培训,经考核合格方可上岗,并接受继续教育。实验室净化检验人员所有操作须遵守操作规程和操作规范的要求。
2、洁净实验室参数确认
定期进行空气悬浮粒子、浮游菌和沉降菌、关键检测台面、人员操作服表面及五指手套的监测。每2年检测空气过滤器的完整性;每 2 年监测单向流气流组织;每年监测平均风速:设备0.25~ 0.50m/s,设施 0.36~ 0.54m/s。
3、监测方法
悬浮粒子的监测按照《工业洁净室(区)悬浮粒子的测试方法》的现行进行;沉降菌的监测按照《工业洁净室(区)沉降菌的测试方法》[3] 的现行进行;浮游菌的监测按照《工业洁净室(区)浮游菌的测试方法》的现行进行;表面微生物用接触碟法和擦拭法进行监测。
4、警戒限和纠偏限
微生物洁净实验室根据不同洁净区域的标准,制定微生物监测警戒限和纠偏限,环境应无微生物污染。
5、偏差处理
当微生物监测结果超出纠偏限度时,应当按照偏差处理规程进行报告、记录、调查、处理以及采取纠正措施,并对纠正措施的有效性进行评估。
做好实验室净化工程的质量控制是保证实验室良好运行,保证微生物检验有效、可靠、准确、快捷的前提和条件,微生物洁净实验室的质量控制应是一长期、持续的过程,我们应为之不懈努力,持之以恒。实验室全体人员应遵守操作规程和操作规范、不断提升检验技术和操作能力,切实做好质量控制。